作为一项国家级创新创业赛事,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下称:大赛)是国内科技领域层次最高、规模最大、辐射最广、影响力最强的品牌赛事。本次大赛以“因创而聚,向新同行”为主题,由地方赛、全国赛和专业赛组成。
比赛安排:
全国赛入围企业共1000家左右,其中初创企业组约300家,成长企业组约700家。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将于2025年8月中旬,在大赛官网公布入围全国赛企业名单。
全国赛分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5类产业方向,分别进行半决赛和决赛。全国赛安排在2025年9月至10月举办,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全国赛采用线下路演和现场答辩方式进行比赛,主要邀请投资专家、技术经理人和创业导师担任评委,参考创业投资标准,从技术和产品创新、市场前景和竞争、管理团队、财务及融资等方面对参赛企业进行评价和打分。
全国赛半决赛评选出优胜企业400家左右,其中前100家进入全国赛决赛(初创企业约30家,成长企业约70家),全国赛决赛评选出五类行业方向的前三名。
全国赛年终颁奖礼将组织评选和公布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5类产业方向“创新创业50强”等获奖证书和奖杯。
大赛扶持政策:
(一)通过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官网、大赛合作媒体渠道、大赛附属活动,对大赛优胜企业、团队和项目进行宣传展示。
(二)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国家级基金及招商局集团下属投资平台机构等其他常态化创业投资基金推荐大赛优胜企业。通过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为企业在优惠信贷、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大赛合作银行择优给予参赛企业贷款授信支持和利息优惠。
(三)通过组织“火炬高新优企”座谈培训等系列活动,为优秀参赛企业提供组织管理、人才管理、产品质量提升、安全风险防范等专业咨询和培训,以及专项政策对接、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合作、新技术场景应用等增值服务。联合相关高校为参赛企业举办创新创业优秀人才招聘,推荐参赛企业参加国家高新区科研助理岗招聘活动。
(四)鼓励符合条件的参赛企业申报或参评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择优向国家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领域典型案例征集、全国独角兽企业大赛等推荐。
(五)用好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各地方赛区、专业赛承办单位应积极融入全国“一张网”,用好“网”上政策、金融等资源,共同引导和服务参赛企业和团队应享尽享“网”上各类服务资源,精准支持参赛企业和团队发展,实现政策、技术、服务“一张网”汇集,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 服务。
(六)鼓励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和创业服务机构给予配套政策支持。用好国家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市场等创新载体平台,出台配套政策措施,为参赛落地企业和项目提供数字化转型升级、科技人才金融支持、科技成果转化赋能等全方位服务。